新疆印刷协会近期联合区内多家骨干印刷企业与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研讨中国特色学徒制校企合作。此次合作聚焦印刷行业人才供需矛盾,旨在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破解企业招工难与院校就业难的双重困境,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新疆印刷产业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留得住、用得上、能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 合作背景: 供需错位凸显 新疆印刷协会在前期行业调研中发现,随着印刷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尤其是既具备扎实理论功底,又能熟练操作智能印刷设备、掌握数字图文处理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一才难求”。多家企业反映,普通工人难以满足新技术应用需求,而高校毕业生虽有理论基础,却因缺乏实操经验和行业适配性,导致招工难与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愈发突出。 当前,新疆印刷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推动包装印刷需求持续增长,数字印刷、智能印后加工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但人才供给未能跟上产业发展步伐。企业招不到能用的人,学生找不到对口的岗,根源在于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此次合作的核心目的就是打通校企壁垒,通过中国特色学徒制模式,实现人才共育、资源共享、供需对接,让企业得到适用人才,让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助力新疆印刷产业突破人才瓶颈。 直击痛点: 共谋培育新路 从高校层面看,夯实办学基础,对接产业需求育人才。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深耕职业教育多年,具备完善的办学资质和深厚的行业积淀,始终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通过与协会、企业的深度合作,让课程内容更贴近生产实际,让学生能力更适配企业需求。 在调研中了解到,目前学院开设印刷数字图文技术、包装策划与设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等多个与印刷产业紧密相关的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学院以“岗课赛证”融通为核心,构建了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基础课程涵盖印刷原理、色彩管理、数字图像处理等内容。当前,学院正积极规划实操教学板块,计划通过与协会、企业合作弥补实训资源短板,同时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与学历教育的衔接筹备工作,力争让学生毕业时能更好对接岗位需求。 从企业层面看,新疆新华印务有限责任公司、新疆日报社印务中心、新疆兵团印刷厂等企业均期待明确用工标准,盼“来之能战”的技术人才。如今,企业的用工标准已从会操作向懂原理、能创新升级:一是需掌握数字印刷设备操作与维护,熟悉CTP制版、色彩校准等核心技术;二是要具备基础的图文设计与排版能力,能应对个性化印刷订单需求;三是需了解绿色印刷标准,掌握环保油墨使用、废弃物处理等工艺要求。企业更期待上手快、后劲足的人才,既要有高校的理论支撑,又要有企业实践的经验积累,希望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真实生产场景,熟悉企业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 达成合作: 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 经过深入研讨,新疆印刷协会、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及多家印刷企业达成共识,明确了多项具体合作举措。 一方面,设立“新疆印刷协会冠名班”。以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印刷数字图文技术专业2025级为试点,组建“新疆印刷协会冠名班”,面向全区招生50人,由协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确保培养方向与行业需求高度契合。“冠名班”学生毕业后,经企业考核合格可直接入职,协会同步推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学历教育衔接,为学生职业发展提供贯通支持。 另一方面,企业技术骨干进校园授课。协会组织区内印刷企业的资深技术工人、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开设符合印刷企业实际情况的相关特色课程,将企业生产中的案例、技术标准融入课堂教学。同时,安排全周期实训实习,企业提供阶梯式实践平台,第一学年安排学生到企业认知实习,第二学年进入“校中厂”实训基地开展模拟生产,第三学年顶岗实习,由企业导师一对一带教,实习期间按标准发放补贴并购买保险。此外,还要共同建立印刷技术及材料实验室,整合协会、企业的技术资源与高校的科研力量,聚焦数字印刷技术、绿色印刷材料等领域开展研究,既为教学提供实践平台,也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持。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印刷协会)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新媒体矩阵:
集团旗下品牌新媒体矩阵: